形态特征
凤尾草无地上茎,叶从根茎丛生地上,高三、五十厘米,叶分成5—7片小叶,宽1—2厘米,呈短、长带形,边缘有小锯齿,叶片两侧波状皱曲。能育叶较窄,边缘下侧着生孢子囊群,产生孢子。全丛颜色嫩绿,叶片披拂,极有风姿,配山石盆景尤妙。地栽应选背阴湿润处,可供成片、成行绿化。
叶可配插花。在自然界,凤尾草主要以能育叶产生的孢子繁殖。家种可于早春从野外移栽,应尽量保存根系。长成大丛后,可分株繁殖。喜钙质土,园土也能旺盛生长,栽培容易。不强的散射光即可满足光照需要,忌日光直射,全年可置室内观赏。土壤宜保持不干,尤喜空气湿润,叶面每日最好喷水雾一二次,保持颜色青翠,叶尖不黄。
对肥料要求不高,每年施二三次液肥就可以。如遇生长不良,可置露天背阴处,接受雨水,经一段时间使其复壮。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用。
生长环境
野生于海拔850米以下的阴湿或半阴湿的石缝、井边和墙根等处,喜温暖湿润和半阴湿环境,在无阳光直射的潮湿土壤中生长最盛,冬季可在不低于5℃温度下越冬。
分布范围
主产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北方的陕西、河北、山东等省也有分布。
栽培技术
其繁殖方法主要采用分株繁殖和孢子繁殖。
病虫害及其防治
病虫害较少,尚未有深入地调查研究。
主要价值
生药材鉴定
1.性状鉴别 商品多扎成小捆。全草长25-70cm。根茎短,棕褐色,下面丛生须根,上面有簇生叶,叶柄细,有棱,棕黄色或黄绿色,长4-30cm,易折断,叶片草质,一回羽状,灰绿色或黄绿色;不育叶羽片工4-8cm,边缘有不整齐锯齿,能育叶长条形,宽3-6cm,边缘反卷,孢子囊群生于羽片下面边缘。气微,味淡或微涩。
2.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下表皮有气孔及少数腺毛。气孔主为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腺毛头部2-3个细胞,长91-125μm,直径18-33μm,细胞含棕色分泌物;无柄。
孢子囊长圆形或类圆形,直径约至320μm,环带纵行细胞类长方形,外壁薄,内壁及侧壁增厚;囊柄4-6细胞,2列,长短不一。孢子极面观类三角形,直径33-47μm,近极面具三裂缝,有瘤状或颗粒状纹饰,远极面纹饰较大,呈块状。
【性味归经】淡、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痢,凉血止血。用于痢疾、胃肠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白带、崩漏、农药中毒;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敷患处。
【备注】
(1)用于痢疾、腹泻,可配合辣蓼、马齿苋等药同用;治疗小便淋痛不利、湿热带下,可配扁蓄、瞿麦、海金沙、碎米荞等同用。用于咽喉肿痛,可配大青叶、板蓝根等药同用;用于尿血、便血、痔疮出血,可配侧柏叶、大蓟、小蓟、藕节炭、蒲黄炭、等药同用。配合半枝莲、半边莲、藤梨根等药,用于胃癌、肠癌等症。配合垂盆草、田基黄、平地木、蒲公英、金钱草等药,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采收加工
夏、秋两季均可采集全草、根部。采后除去表面的泥土,洗净,晒干即可。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洗疳、疔、痔,散毒,敷疮。治蛇咬诸毒,刀伤,能止血生肌,春汁调酒服,渣敷患处。研末收贮治气痛。
2.《岭南采药录》:晒干为末,治气痛热痛。
3.《植物名实图考》:治五淋,止小便痛。
4.《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热毒,消肿,清火。治痈疮,乳痈,淋症。
5.《中国药植志》:止泻。
6.《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治小儿惊风,夜哭。
7.《广西药植志》:清大肠、肺热。治热性亦痢及齿痛,止吐血。
8.《中国药植图鉴》:治疥癣。
9.《泉州本草》:治湿热小便不通,血淋,咽喉肿痛。
10.《湖南药物志》:治疳积,感冒,目翳。
1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凉血。治菌痢,肠炎,外感发热,尿路感染,白带,腮腺炎,疔疮,湿疹。
12.《江西草药》:治瘰疬,鼻衄,便血。
13.《上海常用中草药》:治黄疸型肝炎,扁桃体炎,遗精,蛲虫病。
功效用法
凤尾草又名井口边草,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的全株,全年可采。中医认为其性味苦寒,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可治疗多种疾病。
1、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成人每天取全草25~30克(最多可用100克,小儿用量酌减),加水200~250毫升,煎至约100毫升,加糖分3次口服。一般2~7天内退热,腹痛、里急后重消失,大便恢复正常。同时可用煎剂保留灌肠。
2、治疗传染性肝炎 取鲜草制成100%煎液,服时加糖。成人每天100~150毫升,分2~3次服,连服1周。同时辅以维生素B1、维生素C。也可用鲜凤尾草60克,捣汁服,每天3剂,5天为一疗程。
3、治疗烧伤 取鲜凤尾草洗净、捣烂,用生盐水配成绿色液体备用。用配好的药液与生理盐水配成淡绿色液体,清洗创面,洗至创面与正常皮肤颜色相近,温度相等,再用配好的药液均匀地涂在创面上,每隔1~2小时或创面干燥后均匀地涂上即可,疗程一般3~15天。另外,也可用凤尾草焙干研末,麻油调敷。
4、治疗泌尿系炎症 鲜凤尾草60~120克,水煎服。
5、治疗白带、五淋白浊 凤尾草6~9克,加车前草、白鸡冠花各9克,扁蓄、贯众各15克,同煎服。
6、治疗崩漏 凤尾草30克,切碎,用水酒各半煎服。
7、治疗大便下血 凤尾草21~30克,同猪大肠炖熟,去渣,食肠及汤。
8、治疗鼻血衄 凤尾草21~30克、海带30克(洗净),水煎服。
9、治疗咽喉肿痛 鲜凤尾草15克,洗净,煎汤,冲黑糖少许,每天服两次。
10、治疗狂犬咬伤 凤尾草60克,水煎服,或捣烂外敷。
11、治疗荨麻疹 凤尾草适量、食盐少许,水煎洗。
12、治疗秃发 凤尾草根,浸油涂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