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lanosa woodsia 基部 毛盖岩 鳞片
毛盖岩蕨

毛盖岩蕨(Woodsia lanosa Hook. Syn.)植株矮小,高2-1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先端及叶柄基部密被鳞片;鳞片线形,长2-3毫米,先端纤维状,全缘,膜质,棕色,有光泽。 中文学名毛盖岩蕨 拉丁文名Woodsia lan...

  • 中文学名毛盖岩蕨
  • 拉丁文名Woodsia lanosa Hook. Syn.
  • 蕨类植物门
  • 蕨纲
  • 真蕨目
  • 岩蕨科
  • 岩蕨属
  • 分布区域云南;西藏

形态特征

叶密集簇生;柄长1-4厘米,粗不及1毫米,乌木色,略具光泽,质脆易断,基部以上与乌木色的叶轴均被稠密的棕色节状毛及线形小鳞片,以后大部脱落;叶片披针形,长1-7厘米,中部宽4-14毫米,尖头并为羽状半裂,向下为二回羽裂,羽片4-10对,对生,平展,无柄,疏离,基部一对略短,中部的羽片几同大,长椭圆形,长4-8毫米,基部宽3-5毫米,圆头,基部平截并紧靠叶轴,羽状半裂;裂片2-4对,彼此密接,椭圆形,圆头或截头,边缘波状或具一二小齿牙。叶脉不明显,小脉斜向上,不达叶边。叶草质,干后棕绿色或带褐色,两面均密被棕色膝曲的长节状毛及小鳞片,尤以下面更为稠密。孢子囊群圆形,生于小脉的顶端,通常每裂片有2-3枚,完全为羽片下面的节状毛及小鳞片所覆盖;囊群盖毛状,为许多多细胞的卷发状长毛组成。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100-4180米的林下石上。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四川、云南、细帐。

国外分布:印度西北部、锡金。

产自四川(稻城)、云南(德钦、洱源、中甸、大理、镇康)、西藏(拉萨、察瓦龙)。也分布于印度西北部及锡金。模式标本产地:锡金。

本种提示

本种仅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与喜马拉雅地区,为高山的旱生植物,在这一区域内颇为常见,但未见于邻近地区。叶轴及叶柄质脆,但往往宿存,尤其是叶柄下部在叶轴脱落后仍然保留,故常见一大丛叶柄围绕根状茎。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