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亚纲 厘米 大油 小花 结实
大油芒

  大油芒,多年生草本。秆高90-110厘米,通常不分枝。叶片阔条形,宽6-14毫米。圆锥花序长15-20厘米;总状花序2-4节,生于细长的枝端,穗轴逐节断落,节间及小穗柄呈棒状;小穗成对,一有柄,一无柄,均结实且同...

  • 中文学名大油芒
  • 拉丁文名Spodiopogon sibiricus Trin.
  • 别名大荻、山黄菅、红毛公
  • 木兰植物门
  • 百合纲
  • 亚纲鸭跖草亚纲
  • 莎草目
  • 禾本科
  • 大油芒属

形态特征

大油芒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中宽叶禾草,具有粗壮较长的根茎,根茎密被鳞片。秆直立,刚硬,高100—150厘米左右,长有7—9个节。大油芒的叶鞘无毛或密生柔毛,绒毛除顶端之外一般均长于节与节之间。叶舌干为膜质,较硬,截平,长1—2毫米;叶片呈宽线形,长15—28厘米,宽6—14毫米,无毛或两面密生柔毛,顶端渐尖,基部渐狭。大油芒的圆锥花序大而呈长圆形,长15—20厘米,宽1—3厘米,主轴无毛,分枝腋间常长有毛,分枝近轮生,下部裸露,排列较松散,带淡紫褐色,上部具1—2个小枝,小枝长有2—4节,节上长有毛,每节还有2个小穗,一个有柄,一个无柄,均结果实,而且果实形状相同;穗轴节间及小穗柄的两侧长有长的纤毛,顶端膨大,小穗柄长约为小穗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小穗呈灰绿色至草黄色,长5—5.5毫米,含有2朵小花;基部长有长大约为小穗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短毛;大油芒的颖几乎等长,第一颖被有较长的柔毛,顶端钝或者长有小尖头,有6—9条脉,第二颖两侧扁,背部长有脊,顶端还有小尖头,无柄小穗的第二个颖常长有3条脉,除脊的上部及边缘长有长柔毛外,其余均无毛,有柄小穗的第二颖有5—7条脉,长满了柔毛;大油芒的第一小花为雄性,外稃几乎与小穗等长,呈卵状披针形,长有1—3条脉,上部有微毛,内稃稍短,长有3条雄蕊;第二小花为两性,外稃稍短于小穗,顶端深裂,裂齿几乎达到基部,约为外稃长度的二分之三,裂齿间伸出一芒,长1—1.5厘米,中部膝曲,芒柱扭转,内稃稍短于外稃;雄蕊有3个,花柱二裂,柱头呈紫色。颖果呈长圆形,长约0.5毫米。大油芒再生性强,返青早,在东北4月初开始发芽,7月抽穗开花,8月中旬种子成熟。最低海拔:600米最高海拔:1500米

生长环境

喜生于向阳的石质山坡或干燥的沟谷底部,在东北草原的一些类型中也有分布。生长迅速,特别在向阳坡或草甸草原,可以形成小片单种群落,也散生在固定沙丘上。在森林区的阳坡,森林破坏和撂荒后可以大量生长,成为植被演替的一个阶段——根茎禾草阶段。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上也可以生长良好。耐盐碱性差。模式采自:西伯利亚是否栽培:野生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