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资料
所属卷:Meconopsis Vig.
所属科:Papaveraceae
文献来源:Meconopsis impedita Prain(1915); Hand.-Mazz.(1931); G. Tayl. (1934)*.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株基部盖以宿存的叶基。主根肥厚,长达30厘米,上部粗达1.3厘米。叶全部基生,叶片狭椭圆形、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匙形,长2.5-6厘米,宽0.7-1.3厘米,先端圆或急尖,基部渐狭并下延成翅,边缘全缘或波状,有时不规则的分裂或羽状深裂,两面被锈色或黄褐色的刺毛,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中脉明显,侧脉二歧状;叶柄长3-7厘米。花葶多数,长达25厘米,果时延长达40厘米,被锈色或黄揭色伸展的刺毛。花单生于花葶上,下垂;花芽球形,直径约1厘米;萼片外面被锈色或黄褐色的硬毛,具明显的线纹;花瓣4-10,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5-3厘米,宽1.5-2厘米,深紫色或蓝紫色;花丝丝状,长约1厘米,与花瓣同色或较深,花药卵形,长约1毫米,乳白色、黄色、金黄色或橘红色;子房椭圆形、椭圆状长圆形或狭倒卵形,被黄褐色紧贴的硬毛,花柱棒状,长0.3-1厘米,柱头头状,乳白色或绿色。蒴果灰褐色,狭倒卵形至狭长圆状椭圆形,长2-3厘米,粗0.5-1厘米,被黄褐色或锈色伸展的硬毛,3(有时4-5)自顶端开裂至全长的1/3-1/4,种子镰状椭圆形,黑色,种皮具条纹或不明显的纵凹痕。花果期5-11月。
分布及生境
分布于云南西北部(丽江、维西、中甸、贡山、德钦),生于海拔3400—4500米的草坡或岩坡上。中国西藏东南部及缅甸东北部也产。模式采于滇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