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厘米 基部 肾盖 铁线蕨
肾盖铁线蕨

肾盖铁线蕨是主要分布于四川的一种植物,可入药。 中文学名肾盖铁线蕨 拉丁文名Adiantum erythrochlamys Diels 科铁线蕨科 属铁线蕨属 分布区域湖北、四川、贵州、西藏 目录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植...

  • 中文学名肾盖铁线蕨
  • 拉丁文名Adiantum erythrochlamys Diels
  • 铁线蕨科
  • 铁线蕨属
  • 分布区域湖北、四川、贵州、西藏

形态特征

植株高12-35厘米。根状茎短而横走或斜升,密被栗黑色、有光泽的狭长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或近生;柄长5-22厘米,粗可达2毫米,栗色,有光泽,基部密被与根状茎上相同的鳞片,向上光滑;叶片披针状长三角形,长6-22厘米,基部宽约4-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三回羽状,羽片4-7对,互生,斜向上,有柄,基部一对略大,长2.5-4厘米,宽约2厘米,长卵形,中部以下为简单的二回羽状,具小羽片2对,互生,斜展,相距6-18毫米,二至三出,彼此密接且稍重叠;末回小羽片狭扇形或倒卵形,长5-14毫米,宽4-10毫米,基部狭楔形,不育小羽片的上缘圆形,有明显的波状圆齿;能育小羽片的中央具阔而深的缺刻,两侧也具明显的波状圆齿,外缘和内缘全缘,两侧对称,具纤细的短柄(长约1毫米);羽片上部为奇数一回羽状,具小羽片3-4对,互生,斜向上,相距4-9毫米,与末回小羽片同形同大;第二对羽片距基部一对2-4厘米,向上各对均与基部一对同形而略变小。叶脉多回二歧分叉,直达边缘,两面均明显。叶干后纸质,黄绿色或褐绿色,两面无毛;叶轴、各回羽轴和小羽柄均与叶柄同色,有光泽、光滑。孢子囊群每羽片多为1枚,少有2枚,横生于每小羽片上缘的阔而深的缺刻内;囊群盖圆形或圆肾形,上缘呈深缺刻状,褐色,近革质,全缘,宿存。孢子周壁具颗粒状纹饰,处理后易破坏,但不脱落。

生长环境

生林下溪旁岩石上或石缝中,海拔600-35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南川,金佛山)。

分布范围

产湖北(神农架、兴山)、四川(纂江、南川、峨眉山、芦山、兴文、雅安)、贵州(桐梓)、西藏(波密、隆子)。

植物名录

门中文名
门拉丁名
Pteridophytes
科中文名
科拉丁名
Adiantaceae
科号
P31
种拉丁名
Adiantum erythrochlamys Diels
种中文名
肾盖铁线蕨
引种地点
陕西太白
引种时间
20041003
引种号
48840
引种材料
鉴定人
赵子恩
Id
78
栽培地点
引种过渡圃
引种数量
30株苗
栽培方式
盆栽
生长性状
草本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