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南蛇藤 卫矛 厘米 椭圆形 楔形
小果南蛇藤

小果南蛇藤,为卫矛科常绿藤本;小枝被锈色短毛。花期4-5月,果期8-9月。 中国特有,非人工引种栽培。  中文学名小果南蛇藤 拉丁文名Celastrus homaliifolius Hsu 别名多花南蛇藤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

  • 中文学名小果南蛇藤
  • 拉丁文名Celastrus homaliifolius Hsu
  • 别名多花南蛇藤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卫矛目
  • 卫矛科
  • 南蛇藤属
  • 小果南蛇藤
  • 分布区域四川;云南

形态特征

小果南蛇藤的叶纸质至厚纸质,椭圆形、窄椭圆形、长方椭圆形或倒卵圆形,长7-14厘米,宽3-8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稀钝楔形,边缘有粗钝锯齿,侧脉5-7对,在叶背显著凸起,叶面光滑无毛,叶背脉上具稀疏硬毛;叶柄长1.5-2.5厘米。

聚伞花序多侧生在小枝下部,花序梗长3-6毫米,小花梗长2-4毫米,均被锈色短毛,关节位于小梗中部以上;花萼窄三角形,长达2.5毫米,近全缘;花瓣长方形或长方椭圆形,长约2.5毫米,上部边缘啮蚀状;花盘浅杯状,上端5裂,裂片圆阔;雄蕊在雌花中退化,长约1.5毫米;雌蕊瓶状,子房圆球状,花柱细长,2-3毫米。

果序常多数聚生于小枝下部,蒴果小球状,直径4-5毫米,果瓣近圆形,内侧具棕色细小斑点;种子平凸到新月形,两端渐尖细,长约2.5毫米,直径约1.5毫米,紫黑褐色,假种皮黄褐色。

生长环境

小果南蛇藤生长于海拔1400-2300米灌丛沟旁。

分布范围

小果南蛇藤是中国特有,分布在四川,云南。

相似物种辨别

本种与硬毛南蛇藤C.hirsutusComber接近,主要区别在于本种:①叶片通常上下部等宽,侧脉较少,多为5-6对;②叶面、叶柄光滑无毛,其他如小枝、叶柄、花序梗、小花序等处毛亦较稀;③花盘较薄,浅杯状;④蒴果小,直径约5毫米;⑤种子亦小。而后者:①叶片通常上部比下部宽,成倒卵形、倒卵椭圆形,侧脉较多,6-7对,且成弯弧状,整齐平行排列;②小枝、叶柄、叶面、花序梗、小花序均密被锈色硬毛;③花盘较平坦,不成杯状;④蒴果较大,直径7-8毫米,种子亦较大。本种在外形上常与皱叶南蛇藤C.rugosusRehd.etWils.易混,但本种无顶生花序,具小得多的果实及新月状的种子以及毛被等特征,均与之易于区别。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