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euphorbia kozlovii 分枝 大戟 青海
沙生大戟

沙生大戟(学名:Euphorbia kozlovii)为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分布在蒙古以及中国大陆的山西、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陕西等地,多生长于荒漠沙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中文学名沙生大戟 拉丁文名Eupho...

  • 中文学名沙生大戟
  • 拉丁文名Euphorbia kozlovii Prokh.
  • 别名青海大戟、狭叶青海大戟
  • 金虎尾目
  • 大戟科
  • 大戟属
  • 分布区域产于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和青海。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纤细,长7--12厘米,直径3—5毫米,不分枝或末端少分枝。茎直立,自基部多分枝,高15--21厘米,直径3—5毫米,全株光滑无毛。叶互生,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2--4厘米,宽3—5毫米,先端钝尖,基部楔形或近圆状楔形,全缘;主脉于叶背凸出,侧脉3—5条,发自主脉基部;无叶柄或近无柄;总苞叶2枚,卵状长三角形,长3—5厘米,宽8--16毫米,先端渐狭,基部耳状,无柄;伞幅2枚,长l一3厘米;苞叶2枚,与总苞叶同形,但较小。花序单生于二歧聚伞分枝的顶端,基部具柄,柄长3—5毫米;总苞阔钟状,高约3毫米,直径4—6毫米,光滑无毛;边缘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内侧具柔毛;腺体4,卵形或半圆形。雄花多枚;苞片丝状;雌花1枚,子房柄长3—5毫米;子房光滑无毛;花柱3,分离;柱头2深裂,向外反卷。蒴果球状或卵球状,长4--5毫米,直径3.5--4.o毫米;果柄长近5毫米,被短柔毛;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种子卵状,长约4毫米,直径2.5--3.o毫米,密被不明显的皱脊;种阜大而明显,淡黄白色,盾状,具极细的短柄. 花果期5—8月。

生长环境

生于荒漠沙地。

分布范围

产于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和青海。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