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bavinum piper 胡椒 腺脉 花序
腺脉蒟

腺脉蒟(学名:Piper bavinum C. DC. )是胡椒科,胡椒属藤本灌木;茎、枝有膨大的节,揉之有香气;维管束外面的联合成环,叶互生,全缘;托叶多少贴生于叶柄上,早落。花单性,雌雄异株,或稀有两性或杂性,聚集...

  • 中文学名腺脉蒟
  • 拉丁文名Piper bavinum C. DC. 
  • 别名芦子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胡椒目
  • 胡椒科
  • 胡椒属
  • 亚属胡椒亚属
  • 腺脉蒟
  • 分布区域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形态特征

攀援藤本,除花序轴和苞片腹面外无毛;枝具纵棱,直径3-4毫米。叶膜质,干时呈淡绿色,背面密生褐红色腺点,脉上尤著,雌株的椭圆形,稀阔椭圆形,雄株的狭椭圆形或近长圆形,长6-16厘米,宽3-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常不等,一侧圆,另一侧短狭,有时两侧近相等的短狭或钝;叶脉7条,常有2对离基发出,并互生,最上1对离基2-5厘米从中脉发出,弯拱上升,直达叶片顶部,网状脉明显;叶柄长1.5-2.5厘米,基部具鞘。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长3-5.5厘米,直径约2毫米;总花梗短于叶柄;苞片近圆形,直径约0.8毫米,盾状,腹面和柄上被毛,背面有褐红色腺点;花序轴被毛;雄蕊2-4枚,花药肾形,花丝短而纤细。雌花序短,长约1.5厘米,于果期略延长;总花梗、花序轴和苞片与雄花序的相同,但苞片略大,直径约1毫米;子房球形,离生,柱头3-4,顶端钝圆。浆果球形,干时黑色,直径约2毫米,无毛。花期4-7月。

生长环境

性喜高温、潮湿、静风的环境,以选结构良好、易于排水、土层深厚、较为肥沃、微酸性或中性的沙壤土种植为佳。

分布范围

产于广东南部(海南的白沙、琼中)、广西西南部(扶绥、龙州)、云南东南至西南部(东起富宁,南至西双版纳,西至瑞丽、盈江)和西藏南部(墨脱)。生于密林中,攀援于树上,海拔160-1400米。越南北部也有。

近种区别

老挝产的PiperpunctulivenumC.DC.与该种雌株极相似,其变种(var.parvifoliumC.DC.)又与该种雄株极相似,由于本种叶脉和叶的基部常在同一植株中亦有差异。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