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茎
假鳞茎聚生,卵形,长约4厘米,中部粗1,5--1.8厘米,常被残存的网格状鞘,顶生1枚叶。
叶
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5--20厘米,中部宽5—6.2厘米,先端钝,基部具长约7—8厘米的柄。
花
花葶侧生于假鳞茎基部;花序柄粗壮,长1--2厘米,基部具1枚松抱的鞘;鞘长约8毫米,先端锐尖;总状花序很短,具1—3朵花;花苞片宽卵形,长约1厘米,先端锐尖;花梗和子房黄绿色,长约4.5厘米,粗3毫米;花半张开,质地厚,黄色并且密布暗紫色斑点;中萼片卵状椭圆形,凹的,长约2厘米,中部宽1.5厘米,先端钝,具8—9条脉,内面具糠秕状物;侧萼片斜卵形,与中萼片等大,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具明显萼囊,先端锐尖,具8条脉,内面具糠秕状物;
花瓣近卵形,长1.3厘米,中部宽9毫米,先端急尖,基部约1/2贴生于蕊柱足上,边缘具稀疏的齿,具5条脉;唇瓣上面红色,肉质,舌形,长约1.5厘米,宽约6毫米,先端钝,从中部向外下弯,基部两侧边缘具锯齿;唇盘从唇瓣基部至中部具2条龙骨脊,中央具1条凹槽,被细乳突;蕊柱柠檬黄色,长5毫米,具翅,翅在蕊柱中部多少向前隆起呈半圆状三角形;蕊柱齿不明显,先端近截形;蕊柱足紫色,长约1毫米,其分离部分长8毫米,与唇瓣基部形成活动关节;药帽柠檬色,尖塔状,前端边缘宽截形。
花期6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700米的山地密林中树干上。
分布范围
产云南南部(勐腊、景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