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分布 厘米 多枝 豆科 黄耆
多枝黄耆

多枝黄耆(学名:Astragalus polycladus)为豆科黄芪属的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四川、西藏、新疆、甘肃、云南、青海等地,生长于海拔2,000米至3,30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坡以及路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 中文学名多枝黄耆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蔷薇亚纲
  • 豆目
  • 豆科
  • 山羊豆族
  • 亚属华黄耆亚属
  • 分布区域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四川、西藏、新疆、甘肃、云南、青海等地。

形态特征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茎多数,纤细,丛生,平卧或上升,高5-35厘米,被灰白色伏贴柔毛或混有黑色毛。奇数羽状复叶,具11-23片小叶,长2-6厘米;叶柄长0.5-1厘米,向上逐渐变短;托叶离生,披针形,长2-4毫米;小叶披针形或近卵形,长2-7毫米,宽1-3毫米,先端钝尖或微凹,基部宽楔形,两面披白色伏贴柔毛,具短柄。

注:图片来源

特征

总状花序生多数花,密集呈头状;总花梗腋生,较叶长;苞片膜质,线形,长1-2毫米,下面被伏贴柔毛;花梗极短;花萼钟状,长2-3毫米,外面被白色或混有黑色短伏贴毛,萼齿线形,与萼筒近等长;花冠红色或青紫色,旗瓣宽倒卵形,长7-8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渐狭成瓣柄,冀瓣与旗瓣近等长或稍短,具短耳,瓣柄长约2毫米,龙骨瓣较翼瓣短,瓣片半圆形;子房线形,被白色或混有黑色短柔毛。荚果长圆形,微弯曲,长5-8毫米,先端尖,被白色或混有黑色伏贴柔毛,1室,有种子5-7枚,果颈较宿萼短。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000-3300米间的山坡、路旁。

分布范围

产自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甘肃及新疆西部。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

主要价值

【藏药】塞木用于治热病,水肿,烦闷,疮热;外用消炎《藏本草》。

全草用于肝硬化,腹水。

文献资料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AstragaluspolycladusBur.etFranch.inJourn.deBot.5:23.1891;Simps.inNot.Roy.Bot.Card.Edinb.8:254.1915;Pet.-Stib.inActaHort.Gothob.12:33.1937-1938;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403.图396.1955.——A.decumbensKom.inFeddeRepert.Sp.Nov.15:230.1915.——A.yunningensisTsaietYuinBull.FanMem.Inst.Biol.Bot.9:267.1940.——A.tataricusauct.nonFranch.:Simps.op.cit.8:255.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