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强光照 生长 白及
白及高效种植技术

1 白及的生物学特性1.1 白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白及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

1 白及的生物学特性

1.1 白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白及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野生白及主要生长在丘陵和低山地区的溪河两岸、山坡草丛中及疏林下。

1.2 白及生长发育特点

白及属兰科药用植物,根具有明显的气生根特点,对土壤的透气性要求较高,其根主要生长于3~10 cm深的浅土层中,吸水、吸肥能力弱。块茎前期生长缓慢,7-9月进入生长高峰期,新生块茎生长位置具有逐年上移的生长特点。地上茎叶在出土初期组织幼嫩,在强光照下易遭受灼伤,展叶后随着地上部分生长加快,对光照的要求逐渐增加,一定范围内可忍受强光照,地上部分生长高峰期在5-6月。

2 白及四层覆盖栽培法解决的生产问题

四层覆盖法即在白及播种时块茎上依次盖废弃的菇料、土壤和落叶(稻草、松针)覆盖物,冬季倒苗后培土覆盖墒面。在白及块茎上盖菇料保持块茎周围疏松环境,形成透气层,再在菇料上盖薄土1层减少水分蒸发,形成保水层,充分利用了废弃菇料的透气性和土壤的保水性,协调了白及对水、气的要求。在土表覆盖落叶、稻草或松毛等覆盖物,既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又能经常性保持土表湿润有利于白及幼茎顶出土面,更重要的是能形成一层遮阴层,保护刚出土的幼苗不受强光照的危害,当幼苗长到2~3叶时对强光照的适应性增强,满足了白及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为白及露地生长创造合理的光照环境。

冬季培土适应了白及块茎生长逐年上移的特点,避免了块茎暴露于空气中,起到保湿、保温作用,解决了白及不耐寒的弱点;同时通过逐年培土后促进了覆盖于墒面上的落叶、稻草、松针等覆盖物腐烂,具有逐年培肥土壤的优点,实现了土质粘性稍强、土壤肥力较低的土壤也能种植白及。通过四层覆盖方法很好地协调了白及对光、温、水、气、肥的需求,扩大了白及的种植区域。

3 白及四层覆盖栽培技术

3.1 选地与整地

采用四层覆盖方法栽培白及以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较好。对土质的要求不是很严格,稍带砂性的壤土或砂性较强而肥力低的红壤均可种植。种植前翻耕土壤,深度20~25 cm,理成高墒,墒面宽90 cm,沟宽30 cm,墒高25~30cm。

3.2 播种

9-10月播种,选择带老秆的新生块茎作为种栽,播种前将种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0min,放置阴凉处晾干表面水分即可播种。每墒种植3行,株距20 cm,采用塘播,塘深5 cm左右,每塘种植3个块茎,三角形种植,摆放块茎时使芽的方向朝着塘外方。

3.3 覆盖

摆好块茎后,先在块茎上方盖菇料2cm左右。再在菇料上方盖土0.5cm左右的薄土层,使塘面与墒面平,不留塘印。于墒面盖落叶、稻草或松针等覆盖物,厚度2~3 cm,浇透水。

3.4 田间管理

3.4.1 水分管理

白及块茎自身含有较高的水分,并且保水性较强。通常情况下白及块茎中含有的水分可以保障芽顺利越冬。因此在种植时浇足水分后可以不再浇水,特别干旱的年份在越冬期间可以浇水1~2次。3月中、下旬当气温回升到15℃左右时白及开始陆续出苗,此期间是白及需水的临界期,需及时浇水供给芽萌发。5-6月白及地上部分快速生长,需供给充足的水分,当土面发白时需及时浇水。7-8月雨季比较集中,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土壤水分含量高,诱发根腐病、茎腐病发生。

3.4.2 施肥

白及属喜肥植物,对肥料的需求量大。冬季可结合培土施入有机肥或直接施用土杂肥覆盖墒面,有机肥用量15~30 t/hm2。由于白及根入土浅、根毛不发达,吸肥能力差,5-6月当地上部分集中生长时以叶面施肥为主,每隔15 d可用0.2%尿素和0.1%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施叶面,选择晴天喷肥,喷雾位置以叶被为主。7-8月是地下块茎快速生长期,施肥以复合肥为主,采用穴施,用量75~150 kg/hm2。

3.4.3 除草

白及墒面上覆盖落叶、稻草或松针等覆盖物后,可有效防止杂草生长,减少杂草数量,生长期中也会有少量杂草长出覆盖物表面,可人工拔除杂草,拔草时按住杂草根际周围的土壤再拔除,防止拔草过程中将白及块茎带出土面。以阔叶型杂草为主的地块也可采用20%使它隆乳油进行化学防除,一般在杂草2~5叶期施药防治效果较好,用量60 mL/hm2。

3.4.4 病虫害防治

白及栽培中主要发生的害虫有小地老虎、蛴螬和红蜘蛛。小地老虎、蛴螬一般在3-4月白及苗刚出土时发生严重,主要咬食地下块茎,当零星发生危害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浇灌根部;红蜘蛛多于5月危害叶片,干旱年份发生较为严重,初发生时可用5%的吡虫灵乳油1 000倍液进行喷雾。常发生的病害有茎腐病、褐斑病和灰霉病。

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低洼积水、通风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当等条件有利于发病。白及病害防治以农业防治为主,加强水肥管理,在雨季来临时及时疏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茎腐病发生初期可用60%艾多收乳油600~800倍液灌根1次,即可控制病情,并恢复生长。褐斑病和灰霉病的防治一般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喷雾。

3.4.5 冬季覆盖

白及于10月左右陆续倒苗,可在墒面上撒施有机肥15~30 t/hm2,立即培土1cm左右,或撒施土杂肥。再用稻草或落叶覆盖墒面保温、保湿。

4 采收与初加工

4.1 采收

种植3~4年后,于9-10月地上茎枯萎时采挖。白及块茎数个相连,采挖时用尖锄离植株30cm处逐步向茎秆处挖取,摘去须根,剪除地上茎叶,抖掉泥土,运回加工。

4.2 初加工

将块茎分成独块茎,洗去泥土,剥去粗皮,置开水中煮或烫至内无白心时,取出冷却,晒干或烘干,放入撞笼里,撞去未尽粗皮与须根,使其表面光滑、洁白,筛去灰渣即可。也可趁鲜切片,干燥即可。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