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叶笼 捕虫 猪笼草 繁殖 食虫
猪笼草的资料:为什么吃虫子

猪笼草是著名的热带食虫植物,原产地主要为亚洲热带地区

猪笼草是著名的热带食虫植物,原产地主要为亚洲热带地区。猪笼草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

绯红猪笼草

猪笼草介绍

猪笼草是一种美丽而奇特的食虫植物,为猪笼草科、猪笼草属多年生草本或半木质化藤本灌木。叶互生,长椭圆形,全缘,中脉延长为卷须,末端有一叶笼。叶笼瓶状,瓶口边缘较厚,上有小盖,成长时盖张开,不能再闭合。笼色以绿色为主,有褐色或红色的斑点或斑纹,还有整个叶笼都呈红色、褐色甚至紫色、黑色的品种。叶笼大小因品种而异。

猪笼草的繁殖

猪笼草的繁殖方法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类型。猪笼草常用的繁殖方法有扦插、压条和播种。

猪笼草的种植

猪笼草可以在温室栽培。种植难度较低的低地猪笼草有印度猪笼草(N. khasiana)、高棉猪笼草(N. thorelii)、奇异猪笼草(N. mirabilis)等,高地猪笼草有宝特猪笼草(N. truncata)、翼状猪笼草(N. alata)、维奇猪笼草(N. veitchii)等。

猪笼草的枯了怎么办

枯了的部分要剪掉,不然枯萎的地方会向下延伸的记得多喷水(不是浇水),湿度非常重要尽量保证笼子里要有水。

猪笼草为什么吃虫子

猪笼草原本生活在环境极端恶劣的地方,只能靠捕食昆虫维持生命。这一行为慢慢演变成它的习性。所以它会吃虫子。

猪笼草捕虫的秘密

大多数猪笼草笼盖的下表面具有大量的蜜腺,它们会分泌出蜜液吸引昆虫觅食。然而这些蜜液有麻醉的作用,会使昆虫麻痹而落入笼内。此外劳氏猪笼草的笼盖下表面还会分泌出白色的块状物引诱树鼩取食。

猪笼草保护状况

根据由各缔约国签订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猪笼草属于附录Ⅱ中受保护的列物种。虽然猪笼草并未属于濒危物种,但关于它的贸易仍可能加速其灭绝。因此,公约上规定猪笼草贸易必须先获得公约许可证。

好看的猪笼草

猪笼草药用价值

中药材中的雷公壶原植物为猪笼草属中的奇异猪笼草。

药材形态:干燥的茎叶,以叶先端之囊状体为主。叶片纸质,多破碎;长圆形或披针形;上面灰褐色而染有紫润,叶脉清晰,下面暗棕色:主脉凸出延长成卷须,约与叶等长,卷须先端连一囊状休。囊状体多已压扁,顶端连一囊盖;外表棕褐色至棕黄色,较皱缩,内表面红棕色至黄棕色,平滑,密布腺点;囊的底部常残存昆虫尸体碎片。

采集: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产地:多生于向阳的潮湿地带。分布广东、广西和海南。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糖类、蒽醌甙。

性味:甘,凉。

①《陆川本草》:“性寒,味涩。”

②《广东中药》Ⅱ:“淡,平。”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凉。”

功用主治:清肺润燥,行水,解毒。治肺燥咳嗽,百日咳,黄疸,胃痛,痢疾,水肿,痈肿,虫咬伤。

①《陆川本草》:“消炎,解毒,行水。治水肿,痢疾,疮痈溃疡红肿,虫咬伤,并治跌打。”

②《广东中药》Ⅱ:“清肺部燥火,治咳血。”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化痰止咳。治黄疸型肝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尿路结石,高血压,感冒咳嗽,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外用:捣烂敷。

学名来由

猪笼草属的学名首次见于1737年卡罗勒斯·林奈(Carolus Linnaeus)的著作《克利福特园》中。它来自了荷马的《奥德赛》中的一段话。其中,埃及女王给了海伦一瓶名为“Nepenthes pharmakon”的药水。而“Nepenthe”的意思为“没有悲伤”(“Ne”表示没有,“penthos”表示悲伤),在希腊神话中,“Nepenthe”是一种可以让人遗忘所有悲伤的药物。林奈说到:“如果这不是海伦的‘忘悲水’,那它将是所以植物学家的。若在长途跋涉后发现这种美妙的植物,定会为之叹服,所有的不快都会忘记,并感叹大自然怎么会如此的神奇。”

林奈描述的猪笼草是来自斯里兰卡的滴液猪笼草(N. distillatoria)。在1753年,在林奈的《植物种志》 中正式的公布了对猪笼草属的命名。从那时起“Nepenthes”便成为了猪笼草属的正式名称。滴液猪笼草(N. distillatoria)也作为了猪笼草属的模式种。

悬挂的猪笼草

植物学史

关于猪笼草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17世纪。1658年,法国殖民总督艾蒂安·德·弗拉古(Etienne de Flacourt)在他的开创性著作《马达加斯加岛的历史》中,对猪笼草进行了第一次描述,他写道: “这种植物高约3英尺,叶片长约7英寸,在叶片的末端有一个类似果实或花朵一样的带盖的花瓶状结构。这些笼子有黄色的也有红色的,黄色的较大型。这个国家的人都不会去摘这些笼子。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摘它们,那么几天内都不会下雨了。而我和其他的法国人摘了这些笼子后也应验了他们的说法,果真没有下雨。雨后这些笼子里都会装满雨水(翻译自法文书籍《婆罗洲的猪笼草》)。”

接着弗拉古就以当地俗名将其命名为“Amramatico”,一个世纪之后这个物种被正式命名为马达加斯加猪笼草(N. madagascariensis)。之后,在斯里兰卡发现了第二种猪笼草——滴液猪笼草(N. distillatoria)。1677年,巴塞林那斯简要的描述了一种名为“Miranda herba(在拉丁语中意为“奇妙的药草”)”的植物。三年之后,荷兰商人雅各布·布雷尼以当地俗名将其命名为“Bandura zingalensium”。随后“Bandura”便成为了之后对于猪笼草最常用的名字,直至1737年,林奈创建了猪笼草属(Nepenthes)。1683年,瑞典医生H·N·格林再次描述了滴液猪笼草(N. distillatoria)。格林将其称为“奇异的水滴”或“神奇的蒸馏植物”。这是第一次有人清楚的描述了猪笼草。三年后,1686年,英国博物学家约翰·雷(John Ray)援引格林的话说:“由于太阳光的照射,地面的水气升腾并凝结在植株上,水滴随着茎和叶流入了笼内。(翻译自法文书籍《婆罗洲的猪笼草》)”(这种观点并不是正确的,是早期学者对于猪笼草捕虫笼中液体来源的一种猜测)

最早一幅猪笼草的插图出现于伦纳德·普拉肯内特(Leonard Plukenet)1696年出版的的《植物学大全》中。在其中滴液猪笼草(N. distillatoria)被取名为“Utricaria vegetabilis zeylanensium”。大约是同一时间,德国植物学家格奥尔格·艾伯赫·郎弗安斯(Georg Eberhard Rumphius)在马来群岛发现了两种新的猪笼草。郎弗安斯给其中的一个命名为“大啤酒杯草”,另一种命名为“白色大啤酒草”。这两种猪笼草即是猪笼草属中的奇异猪笼草(N. mirabilis)和大猪笼草(N. maxima)。郎弗安斯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是他构建了安汶岛(Ambon Island)的植物目录并收集了共6册的安汶植物标本集。但这些文献在他去世后才得以出版。 郎弗安斯一生命运多舛,多次与发表猪笼草属的描述失之交臂。1670年郎弗安斯只完成的了部分的手稿。在他的职员和艺术家的帮助下,1687年,他的论文已接近完成。但一场大火中却将大部分的插图烧毁了。1690年,他和他的助手重新完成了论文。但不幸的是,两年后,运载着他的稿件的荷兰轮船遭到了法国轮船的袭击而被击沉了。幸运的是在总督约翰内斯·坎普斯(Johannes Camphuijs)那里保留了一份副本,使得他们的工作可以重新开始。1696年,郎弗安斯终于带着他的著作来到了荷兰。但即使是这样,由于各种原因他的著作仍没有被发表。直至他死后的第39年——1741年,他的著作才得以发表。但这个时候,林奈早已发表了他的著作并将猪笼草属定名为“Nepenthes”。

在1737年约翰内斯·巴曼(Johannes Burmann)的著作中有一幅滴液猪笼草(N. distillatoria)的插图。巴曼将其称之为“Bandura zeylanica”。

下一次关于猪笼草的描述是葡萄牙牧师约翰·德·洛雷罗(Joao de Loureiro)于1790年描述了来自越南的一种名为“Phyllamphora mirabilis”的植物,意为“奇异的坛状的植物”。尽管洛雷罗在越南生活了35年,但依他的描述来看,他并没有亲眼见过活着的猪笼草。在他著作中写道:“…叶片末端是一根很长的笼蔓,中间会有几个圈,下面挂着的笼子为椭圆形或锅腹形。笼口边缘是有一圈光滑的唇,唇的上方是一个同等大小的笼盖。笼盖可随意的开合以接受和储存雨水…(翻译自法文书籍《婆罗洲的猪笼草》)”

由此看来关于猪笼草的笼盖可以自由开合的错误说法可能就是从洛雷罗的臆想而来的。  

这种植物最终于1916年,由乔治·克拉里奇·德鲁斯(George Claridge Druce)归入猪笼草属。

1797年,洛雷罗关于猪笼草的笼盖可以自由开合的错误描述又被吉恩·路易斯·玛丽·波莱特(Jean Louis Marie Poiret)重复使用。波莱特描述的四种猪笼草中的两种是当时已知的马达加斯加猪笼草(N. madagascariensis)和滴液猪笼草(N. distillatoria)。而另外两种猪笼草实际上并不出现于印度,但却仍被为称为“印度的猪笼草”。在乔治-巴普蒂斯特·拉马克(Jean-Baptiste Lamarck)的《植物分类学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 Méthodique Botanique)》中,波莱特这样写道:“笼子是空心的,常常充满了细滑、清澈的液体。在白天盖子常开着,并会失去其中一半以上的液体。在夜晚盖子会关闭,其中的液体也会恢复如初。第二天盖子会再次打开。(翻译自法文书籍《婆罗洲的猪笼草》)”

随着新种猪笼草的不断发现和约瑟夫·班克斯爵士(Sir Joseph Banks)在789年首次将猪笼草引种到欧洲。19世纪,全世界的学者对猪笼草的兴趣不断的增加,并在19世纪80年代达到了高潮,被称为“猪笼草的黄金年代”。[18-19]然而,人们对猪笼草的兴趣在20世纪早期开始萎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乎无人问津。这也导致了在1940年至1966年之间,没有任何的新种猪笼草被发现。而在全球范围内对于猪笼草种植和研究的复兴要归功于日本植物学家仓田重夫(Shigeo Kurata)。他在20世纪60年至70年代做了大量关于猪笼草的研究,使得人们再次注意到这种特殊的植物。

1789年,猪笼草首次被引种到英国,然后在欧洲主要植物园内栽培观赏。1882年育成了第一种人工杂交种猪笼草——绯红猪笼草(N. coccinea)。1911年又选育了库氏猪笼草(N. courtii)。到了20世纪中叶,猪笼草的育种、繁殖和生产开始产业化,并进入家庭观赏。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成立了国际食虫植物协会。

猪笼草在湛江的三岭山、雷州等地有野生分布,应用于中药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种猪笼草优良品种不断从国外引进。可见于普通花卉市场中的有红瓶猪笼草(N. × Ventrata)、米兰达猪笼草(N. × Miranda)、戴瑞安娜猪笼草(N. × Dyeriana)等。苹果猪笼草(N. ampullaria)、虎克猪笼草(N.× Hookeriana)、二齿猪笼草(N. bicalcarata)等形态更奇特的也开始陆续出现。

马蔸铃猪笼草

LTR R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