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麦为石竹科多年生药用植物,以全草入药,具有清热利尿、活血通经、消肿的功效,主用于治疗热淋、石淋、小便不利、淋沥涩痛、月经闭止等病症,是临床常用的中药材。瞿麦适应性很强,耐寒,喜温暖湿润环境,忌干旱和低洼积水,对土壤要求也不严,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其无休眠期,可随采随播,播种后8~10天即可出苗,种一次能连续收获5~6年,每年可收三茬,一茬就能收获200~300公斤,产量极高,故瞿麦的栽培价值很大,能多年收益。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瞿麦的种植技术方法与生长适应环境。
一、瞿麦的生长适应环境
瞿麦为多年生草本,野生于山坡林下、河边。喜温暖潮湿。耐严寒,在北方能自然越冬。光照不足的地方生长不良。在14~18℃和适宜的湿度下,瞿麦播种后11~13天出苗。如果温度保持在17~23℃时,出苗可提前4~6天。生长过程中,忌干旱,忌水淹。栽培地积水太多易发生病害,以疏松砂质壤土或黏壤土最好,沙土亦可种植,沙砾土、重粘土不宜栽培。
二、瞿麦的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地整地
宜选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黏壤土,可利用山坡或荒草地栽培. 收获前茬作物后,秋、冬季深翻土地25~30毫米,翌春后,深耕细耙,去除石块、杂草、树根等,每亩施厩肥或人粪尿2500~3000千克,整成平畦,做好排水沟。
(二)繁殖方法
瞿麦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但以种子繁殖为主。
(1)种子繁殖
采种宜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单株,在8月底种子呈黑褐色时连同茎叶割下,晒干脱出种子,除净杂质。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一般在9月份,点播或条播均可。采用点播法时,按行距27厘米、株距23厘米开穴,将种子点播于穴内,覆土0.6~0.9厘米厚,镇压浇水。采用条播法时,按行距17~23厘米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浇水。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种0.5千克,播后半月出苗。
(2)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一般于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进行,选阴雨天将根挖出,3~4株分成一丛,随分随栽。栽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20~30厘米开穴或挖沟,每穴栽1丛,覆细土压实后浇水。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全年中耕可进行5~6次。一般苗高7~10毫米时可进行浅中耕,以后每隔2~3周松土除草1次,当花苞长出,或植株高30毫米左右,垄行已长满时则不必再中耕,但若杂草多可及时拔除,以利植株生长。
(2)追肥
全年可施追肥3次。霜降后用厩肥覆盖畦面,翌春转暖后将粪块砸碎,整平耙细。谷雨后再施堆肥1次。其后在第一次割苗后(7~8月),二茬苗将发时,每亩再施厩肥1500~2000千克,或施硫酸铵15~20千克,或适量人粪尿,促进新苗生长。也可结合中耕除草、浇水把肥均匀施入土中。瞿麦所需肥料以氮肥为主,注意施化肥时勿使叶片沾着化肥,以免灼伤叶片。
(3)灌排
瞿麦不耐涝,也不耐旱,播种后,随时注意浇水,保持畦面湿润。干旱与收割后新苗出土3~6毫米时应勤浇水。收割后新苗未出土时切忌浇水,以免烂根。到霜降期间地上矮小的苗逐渐枯萎,为保证宿根不受冻害,须在立冬地冻前浇冻水一次,以安全越冬。在阴雨连绵,畦内有积水时,应及时排水,以免烂根。
(四)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
俗称“伤水病”。排水不良引起叶子发黄,根部腐烂,多发于夏季入暑时。防治方法: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种植,或做成高畦种植,雨季注意开好排水沟,发病后用石灰撒在病株周围或用干燥的草木灰撒于根部。
(2)黑粉病
由种子或土壤传播。为害花序或果实,造成畸形,长出瘤状物,内有黑粉,在抽穗期开始发生。防治方法:实行轮作;留无病种子作种;开水烫种,先用凉水浸种4~6 小时,再移入开水中烫5秒钟,然后取出冲洗晾干再播种,或播种前用800倍液多菌灵药液拌种,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防止蔓延。
(3)虫害
瞿麦生长期常有青虫和黏虫危害叶部,发现后要及时用50%杀螟松乳油1000~2000倍液毒杀。
(五)留种
播种后第一次收割前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待成熟后,选颗粒壮实、颜色鲜艳的收打、晒干、扬净,装入布袋中,悬挂在通风向阳之处,不可装入瓶罐密封,以防发霉影响发芽率。
(六)采收与加工
(1)采收
春播当年可采收2次,以后每年可采收3次。于7~8月第一次收割,用镰刀全株割下后运回加工;第二次在11~12月,当花大部分落尽,种子多数成熟,叶色苍绿,茎硬时收割,第二次收割,因气温降低,植株生长缓慢,采收时间可斟酌苗情进行。
(2)加工
瞿麦收回后,除去杂草和泥土,切段或不切段摊于阳光充足的广场上曝晒,不切段者干后捆成小捆即可,如遇多雨,则应进行烘烤,以免霉烂。
瞿麦以色黄绿、穗及叶多、叶全、干燥、无杂质、不霉烂、无虫蛀者为佳。